摘要
“工业上楼”是土地资源紧约束型城市拓展产业空间的重要途径。深圳作为探索“工业上楼”典型城市取得了不俗成绩。本文运用归纳法,系统梳理“深圳模式”后发现,低收益与高成本是目前大规模推行“工业上楼”的最大难点与最明显痛点。有为政府旨在尽可能降低“工业上楼”供给成本,有效政府则希望更高效率配置全社会资源。“抓产业有为”与“提升企业效益”之间的均衡点则是本文所提出的优化“工业上楼”政策建议的基础:尊重价值规律是基础,但政府可以出台奖补政策;以制度性资源供给向“难点...
“工业上楼”是土地资源紧约束型城市拓展产业空间的重要途径。深圳作为探索“工业上楼”典型城市取得了不俗成绩。本文运用归纳法,系统梳理“深圳模式”后发现,低收益与高成本是目前大规模推行“工业上楼”的最大难点与最明显痛点。有为政府旨在尽可能降低“工业上楼”供给成本,有效政府则希望更高效率配置全社会资源。“抓产业有为”与“提升企业效益”之间的均衡点则是本文所提出的优化“工业上楼”政策建议的基础:尊重价值规律是基础,但政府可以出台奖补政策;以制度性资源供给向“难点”与“痛点”精准发力,降低供给成本;整合资源争取帕累托最优,让社会福利尽可能最大化,提升供给主体收益。优秀的政策导向应该是让“抓产业有为”与“提升企业效益”两者达到辩证统一,为“工业上楼”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
>>
作者简介
方海洲: 方海洲,博士,深圳市高新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产业经济转型与升级等。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