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是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黄河及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梳理总结了磴口县70多年防沙治沙工作,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实现“绿进沙退”。党的十八大以来,磴口县以“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为路径,通过科学理念引领、生态—生产—生活共赢发展、各级党委—企业—干部群众—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因地施策,形成新时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针对磴口县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防沙治沙光伏一体化项目实施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是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黄河及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梳理总结了磴口县70多年防沙治沙工作,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实现“绿进沙退”。党的十八大以来,磴口县以“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为路径,通过科学理念引领、生态—生产—生活共赢发展、各级党委—企业—干部群众—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因地施策,形成新时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针对磴口县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防沙治沙光伏一体化项目实施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扎实推进沙区生态治理、强化水资源管理、推进光伏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业特色品牌等,共促磴口县生态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
>>
作者简介
郝百惠: 郝百惠,博士,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牧区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修复与生态经济。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