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发展的外部干预——以“毕节实验”的中国实践为例
报告字数:18362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
本文从外部干预的视角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儿童早期发展的现状。虽然中国0~3岁儿童在营养状况、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伟大成就,但农村地区0~3岁儿童早期发展与城市儿童差距较大,具有明显的认知发展风险。进一步梳理儿童早期发展的政策体系可以发现,针对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长期缺位,是农村地区儿童早期人力资本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这一社会组织在贵州毕节市为农村儿童提供早期发展公共服务支持的案例,针对其运作模式、干预效果和面临的...
本文从外部干预的视角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儿童早期发展的现状。虽然中国0~3岁儿童在营养状况、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伟大成就,但农村地区0~3岁儿童早期发展与城市儿童差距较大,具有明显的认知发展风险。进一步梳理儿童早期发展的政策体系可以发现,针对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公共服务长期缺位,是农村地区儿童早期人力资本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这一社会组织在贵州毕节市为农村儿童提供早期发展公共服务支持的案例,针对其运作模式、干预效果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提供有效的入户养育指导是除基本卫生公共服务之外,推动农村儿童人力资本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意味着,依托于社会组织开展的农村儿童早期入户养育指导的社会试验,应转化为一项制度化的公共政策在全国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以期全面提升农村儿童早期的人力资本积累。
<<
>>
作者简介
韩天阔: 韩天阔,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与区域经济。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