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良渚古城遗址已完整经历“农村—城郊—城中村—城市建成区”的空间演变与社会流动,其既是探讨大遗址保护传承与社会发展的理想区域,亦具备中国其他大遗址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所需的普适性经验。基于此,本报告在马克思主义空间社会学指导下,面向良渚古城遗址保护传承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梳理其从“竞争”走向“共生”的发展历程,并引入“社会空间辩证法”探讨其背后的内在逻辑,进而凝练出其“跨界治理”的普适经验,以在城乡建设中将中国大遗址保护传承的理论探索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对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大关系的系统探索。
作者简介
张颖岚: 张颖岚,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考古学和博物馆学。
刘骋: 刘骋,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