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双碳”目标下,世界进入了以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碳实力”竞争与合作博弈新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和贸易竞争的新热点。欧美等发达国家正试图围绕“气候”和“碳排放”建立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和能源危机后,“低碳壁垒”正逐步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型技术性贸易壁垒。2024年,欧盟新电池法正式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已进入过渡期,美国《清洁竞争法案》(CCA)逐渐成形,“低碳壁垒”的加速构建将对福建省产业发展、对外贸...
“双碳”目标下,世界进入了以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碳实力”竞争与合作博弈新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和贸易竞争的新热点。欧美等发达国家正试图围绕“气候”和“碳排放”建立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和能源危机后,“低碳壁垒”正逐步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型技术性贸易壁垒。2024年,欧盟新电池法正式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已进入过渡期,美国《清洁竞争法案》(CCA)逐渐成形,“低碳壁垒”的加速构建将对福建省产业发展、对外贸易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产生长期冲击。欧盟、美国是福建省主要贸易对象,福建省应把握过渡期时机,加强前瞻布局,超前谋划“低碳壁垒”应对措施。
<<
>>
作者简介
施鹏佳: 施鹏佳,工学硕士,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为配网规划、企业管理。
林晗星: 林晗星,工学硕士,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为能源经济、战略与政策。
蔡期塬: 蔡期塬,工学硕士,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为战略与政策、改革发展。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