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普职分流”是依据中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将初中毕业生通过普高和职校两个主要渠道进行分流。为了更好地了解广大民众对“普职分流”的认知与建议,特开展了本次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民众对“普职分流”的了解度和满意度有待提升;民众对“普职分流”政策本身比较认可与肯定;民众普遍认为“普职分流”的“普职比”设定为7∶3更合适;民众普遍认为“普职分流”的时间节点设定在高考更合适;“因地制宜确定合适的‘普职比’”、“完善包括就业和收入分配等在内的相关体制机制”、“...
“普职分流”是依据中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将初中毕业生通过普高和职校两个主要渠道进行分流。为了更好地了解广大民众对“普职分流”的认知与建议,特开展了本次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民众对“普职分流”的了解度和满意度有待提升;民众对“普职分流”政策本身比较认可与肯定;民众普遍认为“普职分流”的“普职比”设定为7∶3更合适;民众普遍认为“普职分流”的时间节点设定在高考更合适;“因地制宜确定合适的‘普职比’”、“完善包括就业和收入分配等在内的相关体制机制”、“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和“引导价值评判标准多元化”属于民众建议中的重中之重。基于对调查结论的深入分析与研究,本报告提出了以下相关对策建议:引导社会大众正向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念多元化是优化落实“普职分流”的首要内容;社会分配体制的公平、公正、合理化改革是优化落实“普职分流”的核心;普职教育深度融合联通协调发展是落实“普职分流”的根本;普高教育扩容优化是落实“普职分流”的重点;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是优化落实“普职分流”的关键。
<<
>>
作者简介
陈瑾: 陈瑾,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哲学(包括自然生态哲学和人文生态哲学)。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