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上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本文重点梳理总结国内外大模型产业发展现状和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对大模型技术的经济社会效应进行研判,认为其具备助推产业发展加快迈进智能时代、极大提升民生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与文化融合发展助推文化产业繁荣、进一步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同时带来内容监管和合规使用、流程重塑和岗位重构、技术革新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风险与挑战。当前上海大模型企业发展面临自主研发成本高和融资量级低、高...
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上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本文重点梳理总结国内外大模型产业发展现状和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对大模型技术的经济社会效应进行研判,认为其具备助推产业发展加快迈进智能时代、极大提升民生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与文化融合发展助推文化产业繁荣、进一步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积极作用,同时带来内容监管和合规使用、流程重塑和岗位重构、技术革新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风险与挑战。当前上海大模型企业发展面临自主研发成本高和融资量级低、高质量语料获取难、技术商业化进程慢、行业沟通交流少等瓶颈,本文在系统梳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打造全链条股权投资体系,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强化数据流通与跨区域合作;开展大模型科技与场景创新;打造多层次交流平台和“多园汇聚”产业业态等角度,提出促进上海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
作者简介
张伯超: 张伯超,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发展。
陈澍: 陈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劳动经济学。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