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以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为例
报告字数:26485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要类别,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于2007年开始启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不仅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促进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本文以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为例,指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通过顶层设计、联动相关部门、接轨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绿色发展、挖掘非遗资源以及依托节庆活动等方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利用非遗资源的生态价值、提升整体性保护意识是当前非遗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非遗保护的重要类别,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于2007年开始启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不仅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促进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本文以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为例,指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通过顶层设计、联动相关部门、接轨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绿色发展、挖掘非遗资源以及依托节庆活动等方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利用非遗资源的生态价值、提升整体性保护意识是当前非遗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对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还需在挖掘生态价值以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完善评估体系以强化整体性保护意识,激发社会力量、促进公众积极参与这三大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
>>
作者简介
邓桃香: 邓桃香,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