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VR)和区块链等数字元素的嵌入正逐步改变乡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数字技术形塑新的公共秩序和治理格局。近年来,陕西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在共建、共治和共享的理念指引下积极构建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以社会网络融合深化共同体参与,以治理要素凝聚拉动共同体建设,以协调多方利益推进共同体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当前陕西省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还存在可优化的空间,主要体现在数字乡村治理运营能力、主体内...
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VR)和区块链等数字元素的嵌入正逐步改变乡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数字技术形塑新的公共秩序和治理格局。近年来,陕西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在共建、共治和共享的理念指引下积极构建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以社会网络融合深化共同体参与,以治理要素凝聚拉动共同体建设,以协调多方利益推进共同体发展,并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当前陕西省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还存在可优化的空间,主要体现在数字乡村治理运营能力、主体内生性发挥以及统筹管理机制等方面。基于此,本文从以参与群体延伸推动治理持续性、以全域协调分工完善数字化机制、以拓宽联系纽带维系治理稳定性、以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内生性活力和以常态化治理机制巩固治理成果等方面,提出推进陕西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
>>
作者简介
胡卫卫: 胡卫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公共治理。
卢玥宁: 卢玥宁,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治理。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