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粹主义、极化政治、逆全球化思潮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政治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国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丰富和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提出“全面统筹同各方关系,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的理论框架。在全球主要国家进入选举周期的政治风向变动中,以元首外交为引领,推动中美关系回归稳定正轨,推动中欧关系健康发展、良性互动,成为国际社会长治久安的“稳定器”;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热点地区战火延宕不决的危机中,始终秉持...
民粹主义、极化政治、逆全球化思潮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政治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国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丰富和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提出“全面统筹同各方关系,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的理论框架。在全球主要国家进入选举周期的政治风向变动中,以元首外交为引领,推动中美关系回归稳定正轨,推动中欧关系健康发展、良性互动,成为国际社会长治久安的“稳定器”;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热点地区战火延宕不决的危机中,始终秉持和平与尊重的外交原则,与巴西共同提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促成巴勒斯坦14个派别和解,成为防止局势趋恶的“灭火器”;在部分国家推行“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打压政策时,继续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等高级别会议,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对话与发展搭建平台,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中流砥柱。
<<
>>
作者简介
徐晏卓: 徐晏卓,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外交政策、中非关系、中加关系等。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