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环境与地缘政治发生了变化,中国作为北极事务利益攸关方,参与北极治理时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北极国家主导北极治理,质疑或排斥中国参与存在,且部分国家对中国“冰上丝绸之路”倡议存在误解与偏见;另一方面,出于中国海外利益拓展需要,北极对中国国家利益影响增大,中国需提升参与北极治理能力以维护利益、推动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能力提升问题。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分析理论基础,明确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能力内涵、...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环境与地缘政治发生了变化,中国作为北极事务利益攸关方,参与北极治理时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北极国家主导北极治理,质疑或排斥中国参与存在,且部分国家对中国“冰上丝绸之路”倡议存在误解与偏见;另一方面,出于中国海外利益拓展需要,北极对中国国家利益影响增大,中国需提升参与北极治理能力以维护利益、推动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能力提升问题。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分析理论基础,明确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能力内涵、构成与特征,阐述提升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而考察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能力现状,分析建设成效与薄弱环节,借鉴他国经验,提出极地科技发展提升中国参与北极治理能力的路径,力图为中国参与北极治理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
            作者简介
        
          杨松霖: 山东青岛人。武汉大学国际法学专业博士,现为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兼任极地环境监测与公共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美国对华战略、中国外交、极地海洋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在《国际论坛》《太平洋学报》《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部分论文被《社会科学文摘》《人大书报资料》等转载。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