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社会更美好——2024~2025年北京社会发展形势与展望
报告字数:20056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
2024年北京市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以首善标准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但在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多样性和高品质民生需求、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上还面临一些挑战。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需要更加聚焦民生福祉,强化就业优先和收入增长;拓宽新就业形态发展空间,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力量”;促进银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水平;推动形成生育支持政策合力,营造生育...
2024年北京市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以首善标准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新成就。但在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多样性和高品质民生需求、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上还面临一些挑战。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需要更加聚焦民生福祉,强化就业优先和收入增长;拓宽新就业形态发展空间,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力量”;促进银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水平;推动形成生育支持政策合力,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提升超大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破解物业服务管理困境;积极探索社区慈善路径,推动慈善事业基层化专业化纵深化发展;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花园城市,持续开创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让社会更美好。
<<
>>
作者简介
包路芳: 包路芳,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社会治理、人口流动等。
李晓壮: 李晓壮,博士,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社区研究、流动人口。
赵小平: 赵小平,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益慈善事业、社会组织发展、城市社区治理。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