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居民治安安全感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且处于较高水平。自公安部开展安全感相关调查研究以来,居民安全感从1988年的61.4%上升到2023年的98.2%。根据2023年全国社会治安调查,居民人身安全感为99.52%,财产安全感为99.43%,信息安全感为96.85%,安全感均值为98.77%。居民治安安全感是不同情境、不同群体、不同经历多个方面共同测量的结果。就不同情境而言,居民“晚上独自在家”时的治安安全感高达99%,“天黑后在社区(村)周边独自行走”的安全感为98.3%,“使用互联网进行在线交易”的治安安全...
中国居民治安安全感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且处于较高水平。自公安部开展安全感相关调查研究以来,居民安全感从1988年的61.4%上升到2023年的98.2%。根据2023年全国社会治安调查,居民人身安全感为99.52%,财产安全感为99.43%,信息安全感为96.85%,安全感均值为98.77%。居民治安安全感是不同情境、不同群体、不同经历多个方面共同测量的结果。就不同情境而言,居民“晚上独自在家”时的治安安全感高达99%,“天黑后在社区(村)周边独自行走”的安全感为98.3%,“使用互联网进行在线交易”的治安安全感为98.6%,“天黑后独自乘坐网约车”的治安安全感最低,为96.8%,各情境下治安安全感均值为98.05%。就不同群体而言,男性、乡村、户籍居民的安全感均值高于女性、城镇、流动居民。年龄同样对安全感影响较大,60岁及以上居民的安全感均值最高,为99.7%。就不同经历而言,未遭遇负面经历的居民在各维度的治安安全感均值均高于有负面经历者,财产被盗经历对居民治安安全感的影响显著。未来应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强化弱势群体保护,优化社区警务机制,促进共同体建设;重塑大众传媒角色,加强宣传监管,及
<<
>>
作者简介
杜泳沛: 杜泳沛,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硕士研究生。
邹湘江: 邹湘江,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安全治理创新中心副主任。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