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法院区块链技术赋能知识产权审判问题调研报告——构建“司法区块链+”生态体系的沈阳经验
报告字数:10445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
知识产权审判是司法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环节。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建设全国一流知识产权法庭”为目标,积极响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战略部署,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与知识产权审判实践,构建“司法区块链+”创新体系,通过技术赋能实现证据存证可信化、审判流程智能化、跨链协同高效化。2024年,沈阳中院累计完成13万条电子证据上链存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0%,企业维权成本降低50%,成为东北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标杆。本报告系统梳理沈...
知识产权审判是司法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环节。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建设全国一流知识产权法庭”为目标,积极响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战略部署,深度融合区块链技术与知识产权审判实践,构建“司法区块链+”创新体系,通过技术赋能实现证据存证可信化、审判流程智能化、跨链协同高效化。2024年,沈阳中院累计完成13万条电子证据上链存证,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0%,企业维权成本降低50%,成为东北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标杆。本报告系统梳理沈阳中院在区块链技术赋能知识产权审判中的创新实践、应用成效与未来方向,为数字时代司法改革提供可复制的“沈阳样本”。
<<
>>
作者简介
区块链+知识产权保护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人:陈青,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课题组成员:吴波、吴松、陈凯、孙广涛、刘理卿。执笔人:孙广涛,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信息化处工作人员;陈凯,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法官助理;刘理卿,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法官助理。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