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际公共产品参与国际交往的地方发展路径——以广州奖为例
            
           
          
          
          
            报告字数:10690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
          
            地方参与国际交往是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增进文明互鉴的重要实践路径。根据交流深度与功能定位的差异,可将地方国际交往划分为情感性、平台性、思想性三个递进层次,形成立体化、多维度的对外交往体系。广州奖从广州对外友好等情感性交往的土壤中诞生;广州奖1.0创设框架活动体系,发挥了平台性交往功能;广州奖2.0开发城市创新评估体系,开启了思想性交往的成功尝试,成为广州全面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标志性品牌。展望未来,广州奖3.0可从三个方向进一步强化其国际公...
            
          
          
              地方参与国际交往是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增进文明互鉴的重要实践路径。根据交流深度与功能定位的差异,可将地方国际交往划分为情感性、平台性、思想性三个递进层次,形成立体化、多维度的对外交往体系。广州奖从广州对外友好等情感性交往的土壤中诞生;广州奖1.0创设框架活动体系,发挥了平台性交往功能;广州奖2.0开发城市创新评估体系,开启了思想性交往的成功尝试,成为广州全面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标志性品牌。展望未来,广州奖3.0可从三个方向进一步强化其国际公共产品的属性:一是推动评估体系“下基层”,实现在全球地方实践中更广泛的应用;二是推动最佳实践“上高层”,帮助获奖案例获得主要国际组织等更高层面的支持;三是推动案例素材“入科研”,增强广州奖的学术价值和应用生命力。
              
<<
             
            >>
                
        作者简介
        
          夏格尔: 夏格尔,广州奖办公室全球议程主管,研究方向为城市治理创新。
胡泓媛: 胡泓媛,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国际化、城市国际传播、文化贸易。
张映瑜: 张映瑜,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企业国际化。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