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报告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出发,考察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机制。并结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从多个维度选取具体指标数据,建立衡量碳达峰、碳中和的地区目标达成情况的指标体系。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根据碳排放系统中部门间碳排放当量计算权重,完成综合评价指数的测算。2020年省际碳中和发展指数均值为6.08,超过均值的地区有14个,其中...
本报告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出发,考察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在机制。并结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从多个维度选取具体指标数据,建立衡量碳达峰、碳中和的地区目标达成情况的指标体系。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根据碳排放系统中部门间碳排放当量计算权重,完成综合评价指数的测算。2020年省际碳中和发展指数均值为6.08,超过均值的地区有14个,其中领跑地区为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以及甘肃省,碳中和发展指数分别达到了7.19、7.04、7.01、6.54以及6.50。
<<
>>
作者简介
刘涛: 刘涛,数量经济学博士,河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评价与预测。
刘基伟: 刘基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不确定性经济预测与评价、多元统计。
孙铭雨: 孙铭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预测、生态治理。
李群: 李群,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不确定性经济预测与评价、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生态发展、林业生态评价。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