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埃及是首个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也是首批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算起,埃及的中文教学已有约70年的历史。2020年埃及正式将中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文教育正式进入“从官方到民间、从高等到基础”的全面推进阶段。本文从埃及中文教育的供需关系入手,旨在对埃及中文教育供需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根据埃及在宏观层面的政策落地周期长、对中国依赖程度高等问题,应当充分考虑埃及国情实际,发挥中方...
埃及是首个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也是首批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算起,埃及的中文教学已有约70年的历史。2020年埃及正式将中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文教育正式进入“从官方到民间、从高等到基础”的全面推进阶段。本文从埃及中文教育的供需关系入手,旨在对埃及中文教育供需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根据埃及在宏观层面的政策落地周期长、对中国依赖程度高等问题,应当充分考虑埃及国情实际,发挥中方资源、人力优势与中文教育引导作用,中埃合力助推师资队伍质量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有序丰富中文教学资源;发挥高校带头效应,提高整体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孔院联动合作,突出孔院各自发展特色;探索华文教育规范化、本土中文机构正规化发展路径。
<<
>>
作者简介
严孟春: 严孟春,首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教师。
李艳: 李艳,中国传媒大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方向为语言产业、语言文化传播、国际中文教育。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