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1992年《巴塞尔公约》生效以来,1995年缔约方会议第3次会议增加附件七,1998年缔约方会议第4次会议增加附件八、九。自2013年来,《巴塞尔公约》附件一、三、四和附件九相关条目修订工作不断推进,以提高法律明确性。2019年5月,第14次会议通过了塑料附件的修订,并明确修正案自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2022年6月,第15次会议(COP15)通过电子废物相关条目附件的修正案,并明确修正案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修正案拓展了《巴塞尔公约》电子废物管控范围,要求所有电子废物越境转移均执行...
自1992年《巴塞尔公约》生效以来,1995年缔约方会议第3次会议增加附件七,1998年缔约方会议第4次会议增加附件八、九。自2013年来,《巴塞尔公约》附件一、三、四和附件九相关条目修订工作不断推进,以提高法律明确性。2019年5月,第14次会议通过了塑料附件的修订,并明确修正案自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2022年6月,第15次会议(COP15)通过电子废物相关条目附件的修正案,并明确修正案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修正案拓展了《巴塞尔公约》电子废物管控范围,要求所有电子废物越境转移均执行事先知情同意(PIC)程序管理。目前,《巴塞尔公约》附件一、三和四的修订工作正在推进。本报告梳理了相关附件的修订历程和最新进展,并结合附件修订进程和实施需求,建议加强危险特性指标阈值设定的科学研究和电子废物出口调研分析,持续关注国际废旧电子产品的管控趋势,主动参与《巴塞尔公约》谈判进程,推进我国履约。
<<
>>
作者简介
董庆银: 董庆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管理政策。
郝硕硕: 郝硕硕,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废物管理政策。
李金惠: 李金惠,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国际环境治理、化学品和废物管理与政策。
谭全银: 谭全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兴固体废物回收技术与产业政策、环境风险防控以及国际环境公约履约策略。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