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报告基于多源大数据视角,呈现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及区域差异。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由4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和47项四级指标构成。北京市与上海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居全国前列。从具体指标来看,城市旅游形象指数的权重为0.4096,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指数的权重为0.1650,旅游资源环境指数的权重为0.1475,旅游发展潜力指数的权重为0.2780。由此可见,各地区在旅游形象方面差异最大,其次为旅游发展潜力,而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差异较小。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
本报告基于多源大数据视角,呈现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及区域差异。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由4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和47项四级指标构成。北京市与上海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居全国前列。从具体指标来看,城市旅游形象指数的权重为0.4096,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指数的权重为0.1650,旅游资源环境指数的权重为0.1475,旅游发展潜力指数的权重为0.2780。由此可见,各地区在旅游形象方面差异最大,其次为旅游发展潜力,而旅游资源环境和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的差异较小。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较为接近,而东北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仍需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
<<
>>
作者简介
信宏业: 信宏业,博士,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信息化。
李奕萱: 李奕萱,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智能事业部科技攻关部模型开发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科学、大模型等。
王瑶君: 王瑶君,硕士研究生在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大数据。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