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4年的北京文艺精品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北京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文化优势,借助科技手段为文艺赋能,实现了新的突破。影视制作的主题类型丰富,兼具社会性与艺术性。文学作品以中国光辉历史、民族交往交融、当代人民生活为题材,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艺术展览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力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动。“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使北京地区的观众充分享...
2024年的北京文艺精品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发挥北京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文化优势,借助科技手段为文艺赋能,实现了新的突破。影视制作的主题类型丰富,兼具社会性与艺术性。文学作品以中国光辉历史、民族交往交融、当代人民生活为题材,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艺术展览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力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动。“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使北京地区的观众充分享受了剧场表演的盛宴。同时,“京产文艺”在创新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精品意识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优秀作品的对外宣传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以便持续推动京产文艺更高质量发展。
<<
>>
作者简介
安静: 安静,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廖晨薇: 廖晨薇,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张永慧: 张永慧,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