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区治安状况体现了基层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水平。影响社区治安的因素包括社区物理环境、社区社会环境和警务工作。调查显示,54.16%的居民在家中安装了监控摄像头,88.90%的居民表示社区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家中安装监控摄像头能显著降低居民对家中被盗的忧虑,社区安装监控摄像头能够显著减少故意破坏公共社区的行为,且居民认为监控摄像头在各类治安防控措施中效果最好。60.41%的社区外来人员或车辆不能随意出入,出入口管理对盗窃案件的发生有显著抑制作用。53.41%的社区设置了...
社区治安状况体现了基层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水平。影响社区治安的因素包括社区物理环境、社区社会环境和警务工作。调查显示,54.16%的居民在家中安装了监控摄像头,88.90%的居民表示社区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家中安装监控摄像头能显著降低居民对家中被盗的忧虑,社区安装监控摄像头能够显著减少故意破坏公共社区的行为,且居民认为监控摄像头在各类治安防控措施中效果最好。60.41%的社区外来人员或车辆不能随意出入,出入口管理对盗窃案件的发生有显著抑制作用。53.41%的社区设置了社区警务室,且其中79.96%的居民观察到警务室有社区民警常驻。社区警务室有社区民警常驻,以及社区见警率高都能够有效减少社区内“黄赌毒”等治安秩序乱象。此外,社区保安服务工作能够提升社会治安防范效果。为此,建议继续推进智慧小区建设,强化智能监控的作用,控制社区出入口;加强邻里互助,打造熟人社会,支持鼓励治安志愿服务,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强化社区民警“沉入”社区,做实基础工作,推进“警保联防联控”,促进公共安全治理向预防转型,提升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
<<
>>
作者简介
周楠: 周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博士研究生,北京警察学院治安系讲师。
周勋帅: 周勋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