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船舶工业对外合作机遇评估
报告字数:19189字
报告页数:28页
摘要
无论是在传统的欧美造船强国,还是在日、韩等新兴造船国家,对外合作一直是造船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控制生产成本的重要工具。中国船舶工业规模巨大,是全球第一大造船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人才,具备对外合作的条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尽管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造船技术和人力成本方面具有互补优势,但造船工业基础的差距和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双方造船企业合作带来诸多风险。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基于对中国船舶工业对外合作...
无论是在传统的欧美造船强国,还是在日、韩等新兴造船国家,对外合作一直是造船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控制生产成本的重要工具。中国船舶工业规模巨大,是全球第一大造船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人才,具备对外合作的条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尽管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造船技术和人力成本方面具有互补优势,但造船工业基础的差距和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双方造船企业合作带来诸多风险。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基于对中国船舶工业对外合作背景的分析,简要梳理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船舶产业的发展概况,从地理优势、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社会稳定性、船舶产业成熟度5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船舶产业的互补性,并对中国船舶工业在“一带一路”方向的对外合作机遇进行了评估。
<<
>>
作者简介
谭晓岚: 谭晓岚,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海洋战略、海洋文化。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