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民国社会救济制度的地方实践及其困境(1928—1945)——以荣县救济院为例的个案研究
  • 报告作者:樊英杰
  • 报告字数:12991 字
  • 报告页数:18 页
  • 所属图书:西南法学(第1期)
  • 图书作者:杜文忠 周洪波 侯斌
  •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近代以来,救济事业受西方制度化的影响,社会行政化趋势越发明显。因受战争与灾害影响,四川各县被收容人数激增。四川省各级政府通过制定救济制度,进行救济院的新设与重整,在一段时期内得到蓬勃发展。同时,在救济院运行过程中,通过西式的教养结合、工业自救等方式试图实现自养自救,以补国力投入的短缺,但仍是杯水车薪。四川省县级救济院所遭遇的经费困境等现实问题并非通过简单移植西方制度与救济理念可以解决。荣县救济院转危为安的解决途径启示在社会行政化变革背后应有效利用本地势力,获取本地援助。
>>
作者简介

樊英杰: 樊英杰,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

李文军: 暂无简介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