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公共参与素养是网络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它主要包含网络政治参与、网络社会参与和网络文明共建参与三大维度。通过线上线下调研,本报告计算得出深圳市民的网络公共参与素养总分为67.3分。其中,网络政治参与得分为63.1分,网络社会参与得分为59.4分,网络文明共建参与得分为79.4分,深圳市网民网络公共参与素养有待提高。本报告发现,大部分网民具有较高的网络政治信息获取素养和网络文明共建活动行动参与素养,经常在网络上积极获取自己需要的政务信息,关注网络上的扶贫、抗疫...
网络公共参与素养是网络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它主要包含网络政治参与、网络社会参与和网络文明共建参与三大维度。通过线上线下调研,本报告计算得出深圳市民的网络公共参与素养总分为67.3分。其中,网络政治参与得分为63.1分,网络社会参与得分为59.4分,网络文明共建参与得分为79.4分,深圳市网民网络公共参与素养有待提高。本报告发现,大部分网民具有较高的网络政治信息获取素养和网络文明共建活动行动参与素养,经常在网络上积极获取自己需要的政务信息,关注网络上的扶贫、抗疫或救灾捐助行动,并乐于参与“正能量传递”的网络活动。提高网络公共参与素养,能够推动创造共建共享的网络公共空间,助力凝聚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共识。
<<
>>
作者简介
尹卓恒: 尹卓恒,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中国项目办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网络新媒体、健康传播。
潘彦铮: 潘彦铮,中共深圳市委网信办网络传播处干部,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网络文明、网络社会工作。
于衡: 于衡,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网络传播。
黄汶汶: 黄汶汶,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健康传播。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