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3年,内蒙古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种业快速发展,园区建设与科技支撑作用有效发挥,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农牧业生态持续向好;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已见初步成效,农牧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嘎查村集体经济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牧业人才培养、激励与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逐渐形成;乡风文明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操...
2023年,内蒙古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种业快速发展,园区建设与科技支撑作用有效发挥,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农牧业生态持续向好;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已见初步成效,农牧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嘎查村集体经济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牧业人才培养、激励与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逐渐形成;乡风文明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不断增强。面临的现实问题有:资源约束产业发展、产业效益不高、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低、面源污染治理机制不成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金缺口大、老龄化与人才缺乏问题突出、乡村治理多元力量不足等。今后内蒙古将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科学经验,聚焦优势产业提升融合发展水平,坚持科技引领发展绿色集约高效农牧业,加强品牌建设强化终端市场控制力,提升产业效益,同时提升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分享产业收益,创新和完善激励机制,增强乡村振兴多元筹资和持续投入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内培外引强化人才支撑能力。
<<
>>
作者简介
乔光华: 乔光华,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马志艳: 马志艳,博士,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品牌发展。
祁盈: 祁盈,内蒙古农牧厅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
薛芳: 薛芳,博士,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草原畜牧业绿色转型。
裴杰: 裴杰,博士,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奶业经济。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