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演出市场兼备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建设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双重功能,是能够深度激活人文经济活力的强劲市场。千年商贸促成的文明交流互鉴及改革开放后港台流行文化的涌入,使广州成为发展演出市场的沃土。当前,广州演出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品牌建设分散、多主体资源供给不足、票务机制僵化等结构性问题。借鉴上海、杭州及纽约在空间集聚、多元供给、品牌建设、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本文建议广州围绕珠江新城及沿江经济带进行横纵领域及区域布局,有针对性地打造城市演艺品牌集群;...
演出市场兼备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建设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双重功能,是能够深度激活人文经济活力的强劲市场。千年商贸促成的文明交流互鉴及改革开放后港台流行文化的涌入,使广州成为发展演出市场的沃土。当前,广州演出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品牌建设分散、多主体资源供给不足、票务机制僵化等结构性问题。借鉴上海、杭州及纽约在空间集聚、多元供给、品牌建设、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本文建议广州围绕珠江新城及沿江经济带进行横纵领域及区域布局,有针对性地打造城市演艺品牌集群;深挖本土文化元素,健全作品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一团一场”模式,推出城市品牌剧目;优化票务体制机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鼓励演艺新空间入驻商圈,以演出活动带动文、商、旅等行业互促共荣,留住跨城观演群体,全面激发“演出+”的乘数效应。
<<
>>
作者简介
陈雅涵: 陈雅涵,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及艺术管理。
刘佳: 刘佳,硕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服务、城市空间规划。
柳立子: 柳立子,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与都市文化。
李曦: 李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财务管理(国际课程合作)专业主任,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文化企业管理及文化产业。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