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颠覆性、现象级“大产品”,是广州有基础、有条件抓住并发展壮大的重点产业。其与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技术互通性强,广州有关产业基础较好,科技资源和应用场景丰富,发展环境较为成熟。但对比北京、上海等地,广州在龙头企业、数据支撑、智能水平、技术整合、生态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为此,本报告建议:一是聚焦“躯体制造”,积极引进重点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企业;二是聚焦“头脑训练”,加快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三是聚...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颠覆性、现象级“大产品”,是广州有基础、有条件抓住并发展壮大的重点产业。其与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技术互通性强,广州有关产业基础较好,科技资源和应用场景丰富,发展环境较为成熟。但对比北京、上海等地,广州在龙头企业、数据支撑、智能水平、技术整合、生态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为此,本报告建议:一是聚焦“躯体制造”,积极引进重点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企业;二是聚焦“头脑训练”,加快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三是聚焦“手脚协调”,重点布局精细操作领域关键核心零部件;四是聚焦“生态培育”,持续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要素保障。
<<
>>
作者简介
中共广州市委财经办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梁锐,中共广州市委财经办秘书处处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范明祥,中共广州市委财经办秘书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李正举,中共广州市委政研室经济研究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朱峻峰,中共广州市委财经办秘书处二级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陈薪,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注册城乡规划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伍韵静,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政策分析;蔡冠方,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分析;廖顺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执笔人:朱峻峰、陈薪。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