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制度供给与政策协调:基于府际合作视角的分析
报告字数:14888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
深化区域旅游协同是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保障支撑。近年来,京津冀三地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政策合作框架体系,推动区域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打造形成了规划、标准、执法、监测、运营等多位一体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机制。当前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长期固有的在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特色化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的关键性难题依然制约着三地旅游协同走深走实,如何进一步厘清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府际合作的现实逻辑,克服实践困境,深化三地旅...
深化区域旅游协同是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保障支撑。近年来,京津冀三地通过构建多层次的政策合作框架体系,推动区域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打造形成了规划、标准、执法、监测、运营等多位一体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机制。当前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长期固有的在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特色化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的关键性难题依然制约着三地旅游协同走深走实,如何进一步厘清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府际合作的现实逻辑,克服实践困境,深化三地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治理实践,是加快推进京津冀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核心议题。本文基于府际合作视角,提出“制度优化—机制创新—要素整合”三位一体的优化路径,通过强化制度供给、创新合作机制、深化资源整合构建示范性区域旅游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打造形成“域内一体化高效互通”与“域际网络化高度互联”的世界级旅游圈。
<<
>>
作者简介
朱志胜: 朱志胜,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休闲经济与新消费。
张子丹: 张子丹(通讯作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休闲经济与战略管理。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