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非遗成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乡村因为有了非遗作为内涵而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传统村庄而形成,包括居住、饮食、民俗、民间工艺、农业耕作等各个方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是大兴区非遗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乡村是其重要的承载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产生的基础,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非遗成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乡村因为有了非遗作为内涵而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传统村庄而形成,包括居住、饮食、民俗、民间工艺、农业耕作等各个方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是大兴区非遗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乡村是其重要的承载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产生的基础,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承载着历史信息、文化信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主动探索非遗保护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强调历史底蕴、文化韵味及地域特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让乡村振兴因为有了非遗的加入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
>>
作者简介
赵玉良: 赵玉良,北京市大兴区文化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北京民俗研究。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