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节是全国人民共享的盛大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历经800多年的古都,其东岳庙自元代以来就有庙会的传统。当代的北京东岳庙会是在新时代新态势下举办的,是在其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语境下举办的。北京东岳庙春节庙会的民俗信仰空间呈现出双重特征:一为东岳庙春节庙会的亚文化特征,二为东岳庙庙会信众个体身份建构的模糊性。对东岳庙会属性转变的认识要基于对当前东岳庙会民俗信仰存在的评估和当前北京东岳庙春节庙会的定性。站在构建中华文...
春节是全国人民共享的盛大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历经800多年的古都,其东岳庙自元代以来就有庙会的传统。当代的北京东岳庙会是在新时代新态势下举办的,是在其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语境下举办的。北京东岳庙春节庙会的民俗信仰空间呈现出双重特征:一为东岳庙春节庙会的亚文化特征,二为东岳庙庙会信众个体身份建构的模糊性。对东岳庙会属性转变的认识要基于对当前东岳庙会民俗信仰存在的评估和当前北京东岳庙春节庙会的定性。站在构建中华文化认同的视域理解东岳庙会民俗信仰存在的意义,将北京东岳庙会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公共文化来进行看待,彰显东岳庙会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基于此,尤其要突出保护北京春节文化——东岳庙会的文化空间,强化东岳庙庙会的文化生态保护,提倡作为北京庙会传统的善会组织深度参与东岳庙会活动,建构以东岳庙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弘扬节日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尊和自信。
<<
>>
作者简介
邢莉: 刑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
刘明: 刘明,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主要研究方向为北京民俗。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