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珠三角改革开放与“跨境分工”体系的形成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欧、日等西方国家和地区陆续爆发经济危机,采取了更严厉的贸易保护政策,同时亚洲“四小龙”中其他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对香港形成一定竞争;香港内部的制造业工资、土地成本进一步提高,使得香港制造业再一次遇到困境。中国内地在1978年12月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使得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达到一个新高潮,也为饱受困扰的香港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香港很多制造业公司开始将生产工序移到华南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在那里设立分包、合资或附属机构的业务。但与生产有关的大多数工作,例如策划指挥、贸易融资、运输、研究与发展、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等,是在香港进行的。香港与珠三角就此形成了闻名世界的“前店后厂”的跨境分工合作体系。这种模式促进了香港内部经济结构的转型,也大大带动了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本章以香港与珠三角的这种“跨境合作”分工体系为研究对象,分析香港产业结构转型的原因及内地改革开放的特点,并结合典型的港资企业转移的案例,讨论“跨境分工”的分工机理、运作模式及对两地经济关系产生的影响。
>>
作者简介

陈广汉: 中山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985”二期工程港澳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港澳经济研究负责人、“985”三期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创新基地负责人,中山大学“211”三期粤港澳区域合作项目主持人。 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参与编写的《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增长与分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选择》于1996年获广东经济学会经济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年获广东省高教厅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于2005年获首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讲的《西方经济学》课程1997年5月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论文《澳门经济增长的总需求分析(1982~1997)》于2005年获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参与国家商务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有关CEPA、《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深化粤港澳合作》、《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课题和重要文件的研究和咨询工作。 社会兼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福建省政府顾问,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东莞市委市政府首届特约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职教授,中国经济发展学会副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会理事,广东港澳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