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合肥经济圈——发展型的创新区、创新极
摘要
以合肥为中心城市的合肥经济圈构建始于“十一五”初期,经过五年来的发展,合肥经济圈的地理范围已经从合肥、六安、巢湖三市扩大到五市,其中,淮南和桐城是自愿加入的,打破行政区划融入合肥经济圈,创造了我国区域经济中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组合的一种新的形态。当前,合肥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已占全省比例的38.7%。同时,合肥经济圈和其他区域之间的联合也更加紧密,实现了五年蜕变。合肥经济圈快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它的区域创新,它是一块改革开放的高地,始终坚持全方位开放,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合肥经济圈在发展中努力使经济GDP和社会GDP同步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工资收入都不断增加,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其中,从2005年以来,合肥开展了为时一年多的“大拆违”,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380多万平方米,实现了“零补偿、零事故、零冲突”,被建设部誉为“合肥模式”;合肥社会建设的成就和经验被誉为“合肥力度”;在城市生态建设上,“合肥绿地”也成了一个享誉中部乃至全国的新品牌。合肥经济圈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方面的不断创新,使合肥经济圈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经济圈。
>>
作者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组长:董昭礼;副组长:盛志刚、王开玉;课题组成员:方金友、夏波、殷民娥、周艳、王莉、王文燕、司海云、王亚斌、沈松林、刘晓明、钟敏、吕露光、范海洲、黄佳豪、王方霞、余勤琴。执笔人:王开玉、司海云;参加撰写人员:殷民娥、周艳、吕露光、范海洲、黄佳豪、钟敏、王文燕、王亮。执笔人简介:王开玉,安徽省社会结构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司海云,安徽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