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报告
报告字数:15664字
报告页数:19页
浏览人数:
下载次数:
摘要
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是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攻坚期。在此期间,政策持续推进,建设项目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沿线地区通过多手段、多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文旅融合通过新模式展现,非遗“活态化”与文化旅游融合积极推进;通航区段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乡村振兴;运河交通运输与港口建设投入持续增长,运输能力和港口服务水平及辐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在具体的建设与运行中,遗产传承利用、生...
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是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攻坚期。在此期间,政策持续推进,建设项目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沿线地区通过多手段、多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文旅融合通过新模式展现,非遗“活态化”与文化旅游融合积极推进;通航区段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乡村振兴;运河交通运输与港口建设投入持续增长,运输能力和港口服务水平及辐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在具体的建设与运行中,遗产传承利用、生态保护、协同管理推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尚需通过统筹管理运行体制,打造高质量的运河文旅产业、产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深化黄河以北段通水复航问题研究等,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
>>
作者简介
吴欣: 吴欣,历史学博士,烟台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河史、明清社会史。
郑民德: 郑民德,历史学博士,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河文化史、社会史。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