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而极富标识性的中国特色蕴含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价值思维。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通过一系列价值评判进行充分评估,最终作出价值最大化的选择,整个评估的思维体系,称为“价值思维”。“自强不息”“持中贵和”“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价值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自主、符合实际、重视实践是社会主义及其现代化的价值思维,其具有底线性、自主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而极富标识性的中国特色蕴含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价值思维。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通过一系列价值评判进行充分评估,最终作出价值最大化的选择,整个评估的思维体系,称为“价值思维”。“自强不息”“持中贵和”“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价值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自主、符合实际、重视实践是社会主义及其现代化的价值思维,其具有底线性、自主性、求实性、辩证性、协调性、整体性、系统性等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是符合国情与世情实际的现代化,是重视实践的现代化,其蕴含“自强不息”“持中贵和”“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价值思维。价值思维不同,价值路径的选择也会存在差异。深蕴独特传统价值思维的中国式现代化,决定了其在价值路径选择上也必然具有自身的特色。
<<
>>
作者简介
谢霄男: 特聘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法学博士。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东莞党建研究院研究员。专长于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执政党建设基本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5项,在《求实》《新疆社会科学》《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专著《马克思社会发展合力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实现“中国梦”的合力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中华传统文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与路径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唐元松: 中山大学法学博士,东莞理工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东莞理工学院新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东莞党建研究院负责人。专长于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当代中国政治主导研究》《东莞社会管理研究》等。曾获广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年会论文一等奖、广东省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东莞市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