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版画图像志数据库构建研究——以国家图书馆藏北京纸马为例
报告字数:25434字
报告页数:44页
摘要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特藏中包含5000余张清末民初的民间版画,本文以此为构建图像志数据库的原始语料,探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图像数据库的具体构建方法和策略。本文采用具有可扩展语言格式的《视觉资源核心元素集》作为著录规范对一种民间版画类例进行深度语义标引,在标引过程中确定了可资参考的主题规范词表,按通用概念、图像志主题、虚构人物、建筑名称和地理名称列出词表取值范围,并以主题词元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提取和归纳,从自上而下的层面生成分类系统。由于图像语料特性体...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特藏中包含5000余张清末民初的民间版画,本文以此为构建图像志数据库的原始语料,探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图像数据库的具体构建方法和策略。本文采用具有可扩展语言格式的《视觉资源核心元素集》作为著录规范对一种民间版画类例进行深度语义标引,在标引过程中确定了可资参考的主题规范词表,按通用概念、图像志主题、虚构人物、建筑名称和地理名称列出词表取值范围,并以主题词元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提取和归纳,从自上而下的层面生成分类系统。由于图像语料特性体现了民俗习惯和民间信仰,分类系统以民间神祇为主要呈现对象,在构建上参考图谱型类书《三才图会》和清代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的类目,形成一个体现“天—地—人”序认知观的分类系统,该系统包含全神、道释神、自然神、人世神四个类别,每个子类中也以“天—地—人”序对神祇进行铺陈。通过对具体图像深度语义标注的应用和主题分类系统的架构,笔者认为在明确数字图像版权使用和优化保存措施的前提下,图像语料应以国际通用规范为分享模式,以适用本地文化语境的参考词表为标准取值范围,并以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为图像交互和流通的标准,提高图像在美术史
<<
>>
作者简介
张萌: 张萌,博士,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员,主要从事民间版画、历史照片、宣传画等静画资料类藏品的整理与研究。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