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市场最新进展、面临挑战与发展趋势(2023~2024)
报告字数:31898字
报告页数:37页
摘要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气候变化引致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风险已经连续十年被认为是在未来发生概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五大风险之一。碳市场是以市场化手段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通过释放价格信号、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从而引导行业企业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承诺。过去十年全球碳市场规模不断提升、覆盖范围显著扩大、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同时,各国利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已对落实《巴黎协定》构成重大挑战,各国在碳...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气候变化引致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风险已经连续十年被认为是在未来发生概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五大风险之一。碳市场是以市场化手段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通过释放价格信号、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从而引导行业企业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承诺。过去十年全球碳市场规模不断提升、覆盖范围显著扩大、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同时,各国利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已对落实《巴黎协定》构成重大挑战,各国在碳定价机制、配额分配和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碳市场割裂,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引入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效果开始显现。全球碳市场需要持续完善市场机制、强化监管体系、整合社会力量、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强制(合规)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耦合发展,推进各类碳市场部署,优化碳定价机制;健全碳市场系统,构建标准化体系,提供政策保障,提升碳市场透明度、准确性、可信度;鼓励个人、公共机构和企业支持低碳发展,参与减排治理;加强国际碳市场政策协调、标准互通、数据共享、技术合作;发挥好碳市场资源配置优势,补贴低碳技术,扩大碳金融规模,提升市场活力,保障公正转型。
<<
>>
作者简介
陈洪波: 陈洪波,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经济分析与政策、气候金融、新能源经济学。
牛岚甲: 牛岚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零碳微单元、气候金融。
赵雨: 赵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金融、绿色金融。
张琨: 张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金融、碳金融。
李昊哲: 李昊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碳金融、碳市场。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