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绍德国具有本国独特的教育体系,从人才培养方式看有两种路径: 一是从小学初等教育、文理中学直接升入大学的升学教育,主要培养科研人才;二是从小学基础教育到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再升入职业学校的直通就业路径,培养过程中注重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所谓的“双轨制”,主要培养应用性实践型人才。
作者简介
高迎爽: 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规划与评估处副处长、教务处副处长(挂任),高等教育研究所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联合培养博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曾在华北电力大学、中国驻法使馆教育处(汉语推广志愿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市平谷区教委(挂职副主任),从事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以及质量保障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际比较教育、教育史。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主要参与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在研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2部,在《中国高教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