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全球视野与浙江实践
一 森林康养的国际经验探索
(一)森林康养的发展与功能
1.国际发展概况
早在20世纪40年代,德国对于森林资源的利用不仅仅局限于“观光”,而是基于独特的森林生态景观、优质的森林富氧环境、健康的原生态食品、源远流长的森林养生文化等核心资源,开展以修复身心健康、增强生命活力为目的的游憩、疗养、运动、养老等活动,并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服务设施,即我们所谓的森林康养[1]。世界森林康养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雏形期,着重对森林疗养条件的初探;第二阶段,1980~2005年,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初期发展阶段,主要进行康复医疗及森林环境的医学研究;第三阶段,2005年以后,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进行基地建设和体系建设[2](见表1)。
表1 森林康养的国际发展概况 | |
---|---|
1940s | ·森林康养起源于德国,创立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 |
1950s | ·美国开始森林疗养条件研究,打造森林康养旅游园区 |
阶段一 以德、美为代表的雏形期 |
|
1980s | ·德国研究重点为如何通过森林环境、树木提取的物质进行康复医疗 |
1982 | ·日本首次引入“森林浴” |
韩国开始提出建设自然疗养林 | |
1983 | ·日本林业厅发起了“入森林、浴精气、锻炼身心”的建设活动 |
1990s | ·韩国对缓解压力、高血压、抑郁症等问题与森林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
2004 | ·日本成立森林养生学会 |
2005 | ·韩国组织“韩国森林疗法论坛”,进行森林利用与人类健康的研究 |
阶段二 以日、韩为代表的初期发展阶段 |
|
2004 | ·欧盟发起森林、林木及人类健康与福祉的研究 |
2007 | ·日本森林医学研究会成立,建立了世界首个森林养生基地认证体系 |
2008 | ·日本成立“森林疗法协会”,日本森林疗法产业达到相对成熟期 |
韩国把“森林休养”列为全体国民的福祉 | |
2011 | ·韩国设立森林疗法系,目前,营建了158处自然休养林、173处森林浴场,修建了4处森林疗养基地和1148km林道,具有较为完善的森林疗养基地标准和森林疗养服务人员资格认证、培训体系 |
美国自2011年以来,联邦政府汇集以林业为主的8家机构实施大户外战略 | |
2013 | ·日本森林康养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共认证了57处森林疗法基地、3种类型森林疗养基地,每年有近8亿人次到基地进行森林浴 |
2016 | ·日本62个森林区得到疗法基地资格认证,疗法步道总数为212条 |
2019 | ·德国至今已有350处森林疗法基地 |
阶段三 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
|
资料来源:据文献材料整理。 |
表1 森林康养的国际发展概况
2.国际主流森林康养的功能
森林康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保健、社会经济功能。保健功能包含心理保健与身体保健。其心理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森林中洁净的空气、宜人的森林小气候、宁静的环境,使人内心沉淀,压力释放。声音作为一种独特景观,包括动物鸣叫、流水潺潺、佛寺禅音在环境心理学中被证明具有独特的舒压作用。另外,森林中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出现促进人体健康的各种负离子等物质,并且植物会释放芬多精,森林的空气和大量的负离子可以不断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进行完善,非常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森林康养可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