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结构演变:1992~2013年
一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国农地日益稀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要素禀赋结构逐渐升级。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农业比较优势或劣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暴露。近20年来,在中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的比较优势显著下降;农业内部农产品间的比较优势格局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在贸易上,虽然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有一定的增加,但处于比较劣势的农产品的进口大幅度增加,最后导致农产品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在国内农产品总体竞争优势偏弱的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逆转,由2002年前持续的贸易顺差演变为2003年后持续的贸易逆差[1]。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化主要是由经济快速发展、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充分的沿海地区推动的。广东是农业比较优势格局变化较快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的主要推动省份之一。
农产品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品[2]。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断变化的要素禀赋结构内生的动态的比较优势结构。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所引起的人均资本增加,还是农业劳动力平均人力资本提升,或者是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农业技术可获得性的改变,都会使农业面临要素禀赋结构的重大改变,进而引起农产品比较优势格局的变化。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比较优势和劣势的变化日益暴露,进而引起了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化。本报告旨在描述1992~2013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的演变。为了更深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