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适度人口路径实现的机制与对策
通过城市适度人口动态测度发现,城市化不可避免适度人口偏差;城市适度人口诊断发现,不同短板条件下的城市适度人口偏差受到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相关因素的影响。通过更深层次的分析还发现,各地的城市适度人口偏差主要表现为城市比较利益带来的人口无序诱导、城市人口确定与规划缺乏科学依据、城市人口增加与承载能力提升存在脱节、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行为冲突等。如果城市适度人口偏差问题不加以合理解决,我国城市势必迎来更大的人口承载压力问题,城市发展风险更加严重。通过城市适度人口与城市实际人口比较发现,要么人口过多,要么人口过少,但实现城市适度人口关键是要通过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使得城市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人口行为、政府行为、城市特征等多维因素,科学合理地设计城市适度人口路径。
第一节 城市适度人口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构建城市适度人口实现路径的关键是要从城市实际人口与城市适度人口动态区间的关系出发,首先确定城市适度人口类型,包括适度偏低型、相对适度型、超越适度型;其次是找到各地城市提升城市人口承载能力面临的短板;再者是根据诊断结果找到城市适度人口不同短板条件下的重要影响因素。实现城市适度人口,关键是要积极实现上述重要影响因素的补缺,不断提升城市人口承载能力。因此,对城市适度人口实现的可行性分析,首先要梳理清楚城市适度人口实现的总体思路,并认清目前实现城市适度人口面临的各种瓶颈制约。
一 城市适度人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