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文化空间与我国城市居民休闲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环境和空间利用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征的空间地域系统。城市空间大体上由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私人空间两部分组成,其中又可将城市公共空间细分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城市公共娱乐空间、城市公共商业空间等类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既囊括了室外的公共文化空间也包括室内的公共文化空间,主要包括文化广场、历史建筑、人文景观、高校校园、公园、自然景观、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影剧院、博物馆、体育馆、艺术中心和市民活动中心等要素在内的景观地域单元实体(见表1)。而城市居民休闲是指城市居民以特有的休闲观念、休闲行为在可拓展的休闲空间下产生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具体体现在城市居民的活动和行为方式之中。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与城市居民休闲活动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地之间的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本报告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与城市居民休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演化趋势,以期为优化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布局、丰富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种类、改善城市居民休闲感知体验、充实城市居民休闲生活方式及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借鉴。
表1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及对应场所 | ||
---|---|---|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 相对应场所 | 休闲文化活动 |
室外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 公园、广场、旅游景区、滨水休闲区、历史街区、高校校园、街头表演区等场所 | 休憩、娱乐、锻炼、散步等 |
室内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 美术馆、图书馆、艺术馆、影剧院、体育馆、历史建筑、艺术中心、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 | 学习、娱乐、科普、教育、锻炼、社交等 |
表1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及对应场所
一 城镇化进程加速及城市居民休闲需求的快速增长
(一)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迅猛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显示,2011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6907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