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还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任。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深入,耕地减少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土地需求激增和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局面将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张琦等,2007)。我国农业长期以来面临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土地资源短缺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保持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同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增加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我国地少人多的国情下,研究农业生产效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本身是一项经济活动,其生产遵守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农业投入也并不是越多越好,例如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造成污染,因此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近年来,众多学者广泛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用在中国西部地区(李周等,2005)等农业领域的生产效率分析研究。目前国内研究大多利用普通DEA模型分析农业生产相对效率,但是普通DEA模型无法对得到的有效评价单元进行深一步的分析研究,因此本书引入超效率DEA法对黄淮海地区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1999~2006年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发展的趋势、原因及提高途径。
5.1 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投入分析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