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党模式与政府创新的限度——一种比较分析的视角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常见现象,不同的政党对政府创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本文以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按照“政党—社会→执政党类型→执政方式→政府创新的限度”[1]的路径,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政党模式对政府创新限度[2]的影响。
一 政党—社会:分析政党模式与政府创新限度的逻辑起点
政党—社会是分析政党模式与政府创新限度的逻辑起点,即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模式决定着政党体制的模式,这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政党是从社会中产生的。现代政党的产生是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代社会为政党提供了生长与壮大的温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利益越来越多元。在政治实践中,人们发现独自表达利益的成本很高,而在人与人不断协商、沟通中达成妥协的成本更高。这时,人们需要一个表达利益、综合利益的团体出现。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的开放、通信系统的发达等为这种表达和综合人民利益的团体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在上述基础上,政党应运而生。(2)政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社会的支持。政党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组织,他扮演着六种角色:政府与公众的连接者;利益的聚合者;政治体系的整合者;政治社会化的实施者;选民的动员者;政府的组织者。[3]从上述六种职能看,除了组织政府以外,政党的另外五种职能均与社会密切相关。事实上,政党的首要目标是获取政权,对于任何一个想获取政权和控制国家政权的政党来说,政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都依赖于社会的支持。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