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企业的规模边界
产业经济理论前沿(二)
一 回顾
“企业规模可以无限扩大吗”是经济学界由来已久的一个理论谜团。Frank Knight(1921)最早提出了这一困惑:“理论上遇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企业规模与效率的关系。……因为垄断收益可以给企业带来强大的激励,使之不断地、无休止地扩张;只有靠某种同样强大的、能使效率降低的力量,才能抵消这种扩张。”Knight将限制企业规模扩张的力量归于管理收益递减,因为企业越大,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就越大,这实际上是把企业规模受限制归因于(企业家的)有限理性条件。Ronald Coase(1937)对Knight的分析很不满意:“Knight教授似乎认为科学地分析企业规模的决定因素是不可能的。根据我们上面所提出的企业概念,我们现在就来完成这一任务。”Coase认为交易既可以在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来组织,造成市场交易成本;也可以在企业内部通过雇主权威(计划)来组织,造成企业内部组织成本。随着更多的交易从市场转移到企业内(企业规模扩大),组织成本将递增,直到与市场交易成本在边际上相等。这时企业规模得到了确定。然而,Coase在分析组织成本递增的原因时沿用了Knight的“管理收益递减”之说,只是他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指企业家才能)价格的变化也可能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之后,关于经济组织、企业性质及其规模的讨论曾一度停滞,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重新兴起(见Paul McNulty,1984)。Tracy Lewis(1983)以另一种方式提出企业规模问题:如果大企业能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