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个人信用体系运作框架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我国信用消费发展研究

产业经济理论前沿(二)

一 引言

信用消费是指消费者(家庭或个人)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或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向工商企业赊销商品用于满足其特定消费性支出的一种消费方式。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商品生产的极大发展和买方市场的形成、法律制度的健全、信用状况的改善和政府的扶持,以及商品市场和信用市场竞争的加剧等,西方国家信用消费普遍存在并不断发展。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信用消费或以信用工具方式支付的消费已构成了消费者主要的消费方式,形成了一种文化。人们已认识到信用消费是可以用预期收入将即期生活条件提高的家庭理财方式。信用消费的广泛使用对于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信用消费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达到20%~30%,有的达到一半左右。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尽管信用消费已存在了几千年,但是,信用消费真正得到大力提倡和快速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以及90年代末的事。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经处于从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的重要转型期,经济增长主要不是取决于总供给,而是取决于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这一新的经济形势下,发展信用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方面信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