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市场竞争效应”的实证结果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金融开放对我国商业银行冲击效应的实证研究

产业经济理论前沿(二)

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和金融开放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在我国,外资银行近十年来扩张也十分迅猛,已成为金融体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目前由于缺乏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尤其是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银行的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理论界在我国金融开放的总体利弊和实际效果这一问题的研究上仍莫衷一是,且绝大多数研究多停留在国外理论的介绍分析和现实情况的简单描述上。鉴于此,本文拟弥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基于翔实的统计数据,研究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整体及不同所有制形式的银行的盈利能力、经营水平、抗风险能力等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效应”、“技术示范效应”、“金融稳定效应”等是否在我国得到了体现,这将为我国制定银行业进一步开放的相关政策提供事实依据。

一 文献综述

近年来,世界银行体系结构方面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外资银行在各国,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持有的资产份额显著上升。[1]伴随这一现实背景,关于金融开放特别是银行业开放对东道国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方兴未艾。

国外进行了不少关于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影响的研究,大部分研究结果证实了外资银行的正面促进作用,成为各国银行业开放政策的经验论据。在此将这些成果归纳如下。

1.对银行业开放“金融稳定效应”的研究

一般认为:由于外资银行来自金融制度成熟和健全的国家,自身历史悠久,并受到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约束,所以它们在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