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浙江省各市二氧化硫年日均浓度变化
所属图书: 生态文明与转型升级
出版时间: 2011年02月

经济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基于龙泉“山上浙江”建设的调研分析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然而如何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都是转型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统计表明,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间的差距一直呈加速扩大趋势,收入差距的绝对值从2005年的7238元迅速扩大到2009年的12022元(见图1),而且社会财富的集中度也在不断加大,无疑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图1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较

同时我们还不得不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的挑战,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使得我们都不得不慎重思考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实现更好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人人受益、普遍共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 发展主义的增长局限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以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8年的330670亿元,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条件不断得到改善,都与这种发展至上的理念密切关联。

然而,发展主义的另一个结果则是GDP及其增速成为政绩考核和官员升迁的压倒性指标。因而,其局限性逐渐显现。

1.经济增长长期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

首先是在GDP的占比中,居民消费不到35%,投资和产出却占了65%,是典型的投资扩张型、要素扩张型而内需严重不足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次,三产结构中,工业一直占据重要比例,而服务业比例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