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管理
[研修要求]
通过对本章理论概要的学习,对公共财政管理中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预算三大块知识形成总体性认识。通过对本章案例的学习和理解,初步掌握公共政策的分析语言,并能运用财政学的分析框架理解社会问题。
[案例导入]
阅读下列案例,然后思考一些关于公共财政管理的问题。
异地医保为何不通?退休老人为就医被迫守空巢
江苏的徐老先生患有脑血栓,退休后到北京的儿子家住。可是,没住两个月,就叫了两次120抢救,费用都是自己掏的,因为外地的医保在北京不通用。老徐想把医保关系转到北京,当地的医保部门说没政策。于是,为了不拖累儿子,老徐最终不得不回了江苏老家。
为什么外地医保在北京无法通用?原来,在全国各地,医保费用中退休老人比例约占30%左右。退休的老人越多,在医保支出中所占比例就越大。在职职工是往社会统筹中投钱,退休老人是从统筹中拿钱。一个进一个出,出于医保基金平衡的考虑,没有哪个地方愿意接受退休老人医保转移。转多了,医保基金就无法平衡了。记者还了解到,对于极少部分获得批准外出就医的病人,他们所能享受的医保报销比例也要比在当地医院看病低。
据《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统计,200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44亿,全国参加医保的退休老人3761万。他们都遇到了类似老徐的尴尬。很多人本想和外地的儿女一起生活,但由于异地医保不互通的障碍,被迫独守“空巢”。
(资料来源:王君平《异地医保难在哪儿》,2007年8月2日《人民日报》,引用时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