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护项目传播计划
一 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1.社会背景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给社区、家庭以及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无父母照料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孤儿、残疾以及受残疾影响儿童等群体带来不同层面的影响,儿童遭受虐待、暴力、剥削和忽视的风险很高。全国妇联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留守儿童数量为61万人。据估计,流浪儿童数量为150万人。虽然国家层面尚无儿童虐待数据,然而小型试点研究发现中国儿童虐待事件频繁发生。
同时,近几年,媒体曝光的儿童伤害案件层出不穷,类型多样,覆盖地域广泛,其中,农村地区为案件高发区,儿童类型中以女童、残障儿童、留守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为主,儿童保护迫在眉睫。
在预防和回应针对儿童暴力、虐待和剥削上,中国没有国家级、省级和本地系统机构来支持儿童,缺乏有效的、包含关键因素的(如明确的法律、负责任的政府机构、清晰的程序以及有效的执行)国家儿童保护体系,进而无法提供高质量、全面的儿童保护服务。
由于缺乏支持和干预体系,遭受虐待风险或者已受伤害的儿童在身体、情绪和心理上面临直接和长期的负面影响,难以健康发展。因此,帮助当地建立儿童保护相关机制为本试点项目的最终目标。
此外,在对待儿童和青少年的态度上,传统观念依然浓重,特别是农村地区。监护人或教师对儿童施以身体、情绪和语言上的惩罚经常发生,且被认为属正常行为。如何对待儿童往往被认为是家庭私事,即便发现也少有人举报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