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种植业合作社效率评价研究
一 引言
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逐步完善,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也应看到,农民合作社依旧存在着运行不规范、市场竞争能力偏弱、人才短缺、服务能力和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成为近年来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焦点之一。黄祖辉等(2011)采用Bootstrap-DEA模型测算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然后使用单侧截断Bootstrap方法对影响这三种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效率水平较低的主要根源在于纯技术效率水平低,而纯技术效率水平低的主因是经营不力和管理不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效率水平低是由合作社规模普遍较小造成的。影响合作社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在于合作社负责人的企业家才能与成员的人力资本状况。此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张征华等(2014)运用DEA模型对江西省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赵捷(2014)采用DEA方法对哈尔滨市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哈尔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蔬果类的合作社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绩效最优,而种植业的合作社的效率较低;②农机类合作社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然而,种植业合作社在技术效率方面也相对较差;③种植业合作社的效率提高,关键不是其规模的扩大,而是其技术方面的提高。进而认为,未来哈尔滨